性能饱和时代 魅族被“借鉴的”不仅是外观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手机频道】在那个单核CPU,百余兆内存的时代,iphone的“神流畅”恐怕比其同样出色的工业设计,更为打动android阵营的“谷粉”们。滑动桌面掉帧严重,缩放网页也是噩梦,Android系统底层的不同,决定了这是一个对硬件有着更高的要求的手机系统。
当高规格的硬件带来相对的流畅,相对的流畅才能培植出良好体验情绪的时代,努力追赶google的系统更迭的同时,走上血拼硬件的道路几乎成为各厂商的首选。于是从单核到双核,从双核到今年如雨后春笋的四核,整个android阵营做到了部分入门级和中高端机型在桌面滑动,3D游戏网页加载这些基础项目上,有了相对的流畅体验。尤其是android4.1的到来,可以说在界面流畅性上,android机型和ios的差距已经很难察觉。
到了四核时代1GB内存时代,其实想要通过性能在体验上拉开差距,是很难的。从CPU角度来说,从性能跑分最弱的tegra3到现在的期间四核猎户座,性能的差距根本无法反应在流畅度上(真正的差距在于发热和功耗,甚至功耗的差别也只无法大幅度的改善续航) 而内存上来说,内存一旦为多任务提供了富裕的空间,更多的内存既不能提升性能也非必须。在主流双核,魅族MX四核,三星galaxy3 这些旗舰机上,用户已经从来不需要考虑内存剩余。 而包括小米手机在内的一些厂家,从1G 内存 倍增到 2G,这背后更多是为产品标上黄金标签的营销策略,而非是以带来更好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手机性能并非真的过剩,只是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手机不用演算天气变化,非编、视频编辑这些对硬件苛刻的应用,是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智能机的性能会进入饱和期。一旦连立杆见影的高规格硬件都难以走出同质化的阴影时,恐怕回归于工业设计才是一款优秀的智能机的未来。
可以看到的是,当四寸甚至更大尺寸的屏幕成为主流的时候,窄边框这种可以减少手机宽度,增强视觉震撼的技术将成为一种趋势,在不丢失手感和存在感的同时寻求合理的纤薄也将成为各个厂家的追求,魅族就率先一年推出了3.8mm的窄边框设计,现在仍然是行内领先。然而在追逐这些趋势的同时,不能丢弃的就是独立的设计理念,在小米二代上市时,很多现场的米粉都惊呼,好像魅族MX。天语大黄蜂二代,oppo find3出现后都给人一种iphone5的错觉,这些外观“时尚”好看的机型,却丧失了本身的风格与神韵,抄袭之作哪怕在外观不输原作的情况下,当原作再一次改变一切的时候,仍会沦为陪衬。
魅族有胆识去预见趋势,追逐趋势,引领趋势,在性能饱和时代,制造出一款有独立工业设计的出色产品,恐怕才是国产手机厂商的正途,这条路或艰辛,或迷茫,但是这崛起之路不仅要走,还有勇敢的去走。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