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本插电与不插电性能对比 英特尔展示真实的移动性能
- +1 你赞过了
随着移动场景增加以及性能提升,轻薄本的使用需求正趋于多元化,不仅包括日常办公,网页浏览,影音娱乐,还增加了诸如图片影像创作等更高性能场景。
因此想要全面检验轻薄本的移动使用体验便需要更加贴近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一方面,仅靠理论性能测试得到的结果与真实体验会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检验轻薄本移动场景下的真实性能需要设备在不插电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这是以往各类评测、体验中较少提到的。
既然移动场景已经成为轻薄本重要甚至核心使用场景,那么“不插电”情况下性能表现也将成为用户选购的重要标准。近日,英特尔在媒体分享会上介绍了搭载第11代酷睿处理器轻薄本在真实移动办公场景中,插电和不插电两种情况下的性能实测结果,并与搭载AMD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的轻薄本进行了对比。
英特尔表通过针对中、美、德三个国家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场景调查,发现笔记本70%以上的使用时间为多场景、多空间,覆盖的应用类型包括办公、上网浏览、看视频、听音乐或者图片媒体的消费及创作。因此,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选择了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基准测试,以及英特尔内部使用的实际场景针对“生产力工具、网页浏览以及内容消费和创作”三个方面进行测试。
另外英特尔还表示两种平台的对比测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如开箱即测(未对硬件及软件进行调整)、维持相同屏幕亮度、相同系统模式设定等。
本次对比测试英特尔分别选择了五款设备,其中搭载英特尔第11代酷睿平台的产品分别来自微星、联想、惠普以及英特尔NUC;参与对比的搭载AMD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来自联想和惠普,具体规格如下图所示。
Mobile Mark 18测试
Mobile Mark 18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续航及性能。下图中菱形标记的位置为搭载英特尔11代酷睿以及AMD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各五款电脑续航时间的平均值(将笔记本电池容量均折算为50Wh),成绩分别为550分钟左右以及590分钟左右,AMD领先英特尔约7%。
不过在性能方面(蓝色柱状图),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笔记本平均成绩高于AMD超过50%。换言之,搭载AMD处理器的笔记本尽管在续航方面略有优势,但这或许是在牺牲性能的基础上获得的,后文中将进一步说明。
PCMark 10 Applications测试
PCMark 10是用户比较熟悉的一款测试软件,英特尔选择的测试场景为微软office 365,图标中深色柱状图为插电测试成绩,浅色柱状图为使用电池的测试成绩。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在插电和不插电两种情况下,搭载英特尔11代酷睿处理器的5款轻薄本性能差距在基本不超过10%;而AMD平台在插电情况下成绩不如英特尔平台,且在不插电情况下整体性能最多能有38%的下滑。
WebXPRT测试
WebXPRT主要针对浏览器网页浏览性能测试,从测试结果同样可以看出英特尔平台笔记本在不插电情况下性能下基本在10%左右,但AMD平台笔记本的性能降低最多可达48%。
SYSMark 25
SYSMark 25综合测试办公生产力,结果方面与此前两项测试一致:从插电到不插电测试英特尔的性能降低小于10%,AMD则出现了最高30%的性能下滑。
实际使用场景测试
PPT转PDF:结果如下图所示,用时越短越好。搭载英特尔平台的笔记本在此项测试中除一款机型在由插电到不插电变化中出现较明显用时增加、性能下滑(约20%)外,整体性能表现趋于平稳。但相比之下,搭载AMD平台的笔记本则均呈现了较明显的性能下滑,最高达29%。
复杂Excel图标插入到Word:结果如下图所示,用时越短越好。同样,搭载英特尔平台笔记本在插电与不插电两项测试中性能表现平稳,但搭载AMD平台笔记本则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用时增加,最多达16%。
Word文档转换为PDF以及Outlook通过Mail Merge群发邮件两项实际应用场景测试中,得到的结果与上述测试接近。搭载英特尔平台笔记本在插电和不插电两种情况下性能输出接近,而搭载AMD平台笔记本性能波动分别达到了14%、24%。
CINEBENCH测试
CINEBENCH是用户常用的CPU性能测试软件,虽然测试场景与大多数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关联不大,但易用普及的测试方式还是很受用户欢迎的,而近两年AMD也在此项测试中有抢眼的表现。但有趣的是英特尔发现,在CINEBENCH R20测试中,无论单核还是多核测试,搭载英特尔以及AMD平台的笔记本在插电转到不插电两种测试场景下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下滑。
接下来英特尔分析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搭载英特尔平台笔记本在不插电情况下性能优于搭载AMD平台产品的原因。
通过监测搭载AMD平台笔记本运行过程中处理器(选择AMD Ryzen 7 4900HS以及AMD Ryzen 7 4700U)实时电压及功耗——下图中蓝线为插电,即交流供电;黄线为不插电,即直流(电池)供电——发现,在没有工作负载时“交流供电的蓝线最高供电电压是1.2V甚至是1.4V左右,而直流供电的黄线中基本上是0.8V到0.9V之间,个别短暂的时间可以达到1.4V。功耗的表现也是如此。”
然后启动测试程序(网页浏览测试),让处理器进入工作状态。通过电压及功耗监测曲线可以看到,在交流供电情况下处理器能够快速提供较高电压,输出高性能;当不插电切换至直流供电时,供电电压有了较明显下降,且提升电压的过程中存在延迟,甚至可达10s。
通过这项监测可以就可以大致了解为什么搭载AMD平台笔记本在不插电情况下相比英特尔会有较明显性能下滑。另外,AMD或许采用了通过限制处理器电压、频率和功耗的方式,牺牲性能来换取电池续航时间的提升。
写在最后
移动互联时代,“不插电办公”在轻薄本、商务本使用场景中正在提升,例如会议室开会、提案等场景下可能需要用户在不插电的情况下启动大型PPT,对于一些由内容创作需求的用户而言,甚至需要在不插电的情况下完成图像处理、影像剪辑,如果PC性能不佳,那么将很难保证效率。毕竟用户之所以选择移动办公,就是因为随时随地进入工作模式,可以及时、有效的完成工作。
从此类应用需求出发,英特尔在发布11代酷睿处理器,推出Evo平台认证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特性。据英特尔介绍,在雅典娜计划第二版规范中,充分吸收了源于实践的洞察和需求做出了一系列改进,如关键体验指标(KEI)数量从15个增加到了25个、即时唤醒、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在现实条件下电池续航时间必须超过9小时且配备全高清显示屏的设备充电 30 分钟可续航4小时等等。
相比之下,尽管在性能等方面AMD有了长足进步,但在笔记本的移动办公场景下还有一段路要走。不过AMD紧追不舍确实给英特尔带来了压力和危机感,对于用户以及行业而言这是一则好消息——更激烈的竞争,能够促使英特尔“挤爆牙膏”,打造更符合用户需求和期待的产品。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