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人从众”,一定是好事吗?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手机频道】五一都过完一周了,本人还在恍惚中,一想到连续调休两次五一前夕加班6h到半夜赶进度终终终终于换来的没有老板没有甲方没有愚蠢同事的美好五一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我这心里就堵得慌啊~~~
我站在冷风里,静静地看着 「风来了又走,我的心满了又空」。
这个五一,空的不只是我的心,还有我的钱包。
假期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各大社媒云南泼水节、淄博小烧烤、洛阳神仙游山玩水一片祥和,每天上逼班一边累的跟狗一边互联网旅游。心中大喊: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图源:微博 @奔跑吧阿常
是,憋三年了,这会儿怎么都得出去自由一把了,于是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数就达12.16亿人次,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啥概念,相当于每6个人里就有1个人在旅游,地铁、火车站、机场人流堪比小春运,俺想去附近动物园看一眼三太子,排队排成十八曲大肠。
整个五一,三关键字儿:摩肩接踵、门票售罄、预约已满!
与此同时,机票、酒店价格、景区门票伴随着人流量也在一路“狂飙”,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相较于平常,热门旅游景区住宿价格普遍翻了1~3倍,部分网红景区的住宿价格更是翻了5-7倍,即使“被取消订单”、“强迫补差价”,还是一房难求,新老韭菜前仆后继。北京前门的速8都能涨到一晚2000多......
都这样儿了,人们的出行热情丝毫未受影响...这几天你绝对能从同行排队人心无旁骛泰然自若甘之如饴的眼神中窥见他走向队伍终点的坚定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不难看出,没有了疫情的束缚,五一假期必然会带动超漂亮的消费旅游数据,一切都在迅速恢复。曾经热闹的、承载假期消费的旅游业,又回来了~~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咱再看一组数据。
以19年五一人均消费603.4元为基准,疫情期间,20年、22年人少,收入也少,咱先别提,21年来了一个小高峰,人均消费都快赶上今年了,但游客人数好歹差了0.4亿啊,也就是说出来旅游的人数达顶峰了,但创造的消费还不如以前。
一般而言,旅游收入与出游人次呈正比关系。但这一通分析下来,人均旅游消费竟呈下降趋势。
哦莫?一顿复苏猛如虎,人均消费五百五??
出行人次在增加、旅游收入在上涨,旅游经济也在呈现“总体复苏”的趋势,人都愿意消费了,还愁GDP嘛??
漏,大漏特漏!!
23年的旅游业是报复性增长,但报复性增长并未带来多少报复性消费,从人均消费水平的下降就可见一斑。
19年以前,中国游客动不动就“买爆”巴黎、“买爆”东京,如今大家都忙着进淄赶烤和“内部消化”。
需求是在持续增加,消费追求分币不花。
萨莉亚人满为患、沙漠堵骆驼、海底捞过夜、日行三万步打卡18个景点无不体现着游客对于高性价比的极致追求。
省流总结:这届游客越来越抠了。
抠点就抠点吧,有人消费不就行了?
那么,当地政府、景区、涉及到的各个交通枢纽,他们真的赚了吗?
热门景点变大热门,小众景点变大众,连家门口菜市场都被围剿个水泄不通,哪哪都是人头攒动。头顶烈日排队2h取餐排队2h等位排队2h检票进园排队2h出园再排队挤地铁,嗬,看着是挺热闹,但超量放票、景区爆满、丧尸围城带来的城市运维成本增加,真能被游客的消费顺利抵消嘛??
就单拿交通来讲,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大兴、成都天府,真到高峰期,单日吞吐至少十万,进出站人流摩肩接踵,运力安排、分流策略、车流秩序管控、增派警力等带来的额外成本这都是支出啊,所以,进淄赶烤,从下飞机开始到住宿-打车-吃饭-逛景点,要哪哪都人从众的话,对淄博真的是好事吗??
淄博烧烤成为餐饮顶流背后是当地政府巨额的宣发成本,数据是挺漂亮的,八大局登顶全国景区热榜、淄博一季度GDP超1000亿,淄博站五一客流达24万人。咱先不论被流量重塑的淄博的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在所有人都喜欢扎堆高性价比、出行主打极限挑战和快准狠的当下,流量与资源碰撞出来的还真不一定是火花。
再直球点说,每个被游客扎堆的地区都能顺利实现盈亏平衡吗??
以后的营销、产品、场景、服务、价格等等不管哪一项,只会越来越卷,越来越卷!
所以说啊,经济发展趋势是一个巨大的长尾,真不必盲目乐观于节日消费的阶段性高涨,这波热潮是持续增长还是昙花一现,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