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市场“冷气”持续 厂商“稳”字当头,高端市场或成突围关键
- +1 你赞过了
降幅收窄难掩市场颓势 稳健保守策略或将持续
在经历了去年的短暂回暖之后,国内的手机市场在今年再次陷入寒冬之中,根据IDC的统计,2022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出货量分别为7420万台和6720万台,对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4.1%和14.7%。而在IDC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算是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13万台,同比依旧下滑了11.9%,比全球9.7%的跌幅要更大;而好消息则是,环比实现了6%的增长,降幅有所收窄,但依然难掩今年国内手机市场的颓势。
具体到厂商来说,前五名都是大家的“老熟人”了,vivo重返国内第一,拿到了20%的市场份额,荣耀和OPPO分列二、三名,分别握有17.9%和16.3%的市场份额,苹果拿到了第四名,占有15.1%的市场份额,小米则以12.7%的市场份额拿到了第五名。其中,前五名中除了苹果小幅的上涨外,其它四个国内厂商的出货量对比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因受美国制裁陷入困境的华为在第三季度实现了触底反弹,除了在9月份刚刚发布的Mate50系列备受追捧外,低端畅享系列份额稳步提升,同时供应链情况也到了一定的改善,整体出货量有所回升。
去年的短暂“春天”让不少厂商都为2022年制定了相对激进的策略,进行了比较多得备货,而市场的遇冷则有些让大家猝不及防,库存的积压对于每个厂商都是不小的压力。为了应对低迷的市场,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稳健保守的运营策略,在持续发力高端市场,打造旗舰产品的同时,中端和主流级别的产品则会通过促销和优惠尽力清理库存,然后利用低端机型来保障整体的出货量。
尤其是现在已经来到了第四季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清理库存,像现在的双11以及之后的双12都是非常关键的电商节点,各大厂商应该都会通过优惠来缓解水位的库存。而另一方面,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都会在第四季度推出全新的芯片,各大手机厂商也需要快速跟进,抢占先机,并为明年制定全新的计划,进行采购和备货。也就说既要清理库存,还要考虑之后的备货,面临着双向的压力,这无疑是一场年关大考。
IDC高级分析师郭天翔表示,疫情的反复和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短期内难以恢复,而明年的整体出货量应该也会基本和今年持平。从现在市场情况来看,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一整年,各大国产厂商应该会继续保持着稳健保守的运营策略,制定相对保守的目标,在备货上也会更加保守,避免出现今年高库存积压的问题。
当然,笔者觉得厂商的运营策略会相对保守,但产品策略则不会也不能保守,如果明年在消费者本身换机欲望就很低情况下,厂商新品升级幅度还非常有限,很可能会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换机进一步失去欲望,这就会陷入一条整体市场低迷,用户换机欲望下滑,厂商产品升级幅度小,用户不愿为其买单,市场继续下行的恶性循环。所以该“卷”还是要“卷”的,不“卷”则会丢失市场份额,我对明年的产品还是抱有比较大的期待的。
高端市场仍有竞争空间 软件系统将成突破方向
虽然国内整体市场下滑明显,不过高端市场(售价高于600美元)受到的影响较小,出货量占第三季度的22.4%,高于去年同期。这也是以高端产品为主的苹果,能够在整体市场下滑情况下依然实现小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全新iPhone 14系列中两款Pro产品的热销,帮助苹果延续了高端市场的强势表现。但值得注意是,尽管苹果在高端市场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安卓手机的占比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逐步上升,这也说明了国产厂商在走“高端”这条路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需要持续投入和坚持下去的。
第四季度这个比例大概率会出现一定的反弹,毕竟苹果刚发新品不久,处在它的热销期上,而国产厂商的高端旗舰机型则会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才会面市,这就给了苹果一段很不错的发力时间。其实从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比例变化也能看出来,iPhone 13系列是9月底才开启的首销,所以对第三季度影响很小,但在第四季度则展现出了“十三香”的实力,让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大增。
但我个人觉得这个反弹的幅度并不会像去年那么大,尽管iPhone 14系列中的两款Pro产品凭借着全新的配置和功能升级表现收获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但升级幅度很小,缺乏诚意的普通版则并不受欢迎,电商平台上从发售开始便已经跌破原价,iPhone 14系列的整体表现恐难以追上“十三香”,不会大幅度的压缩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
所以,在苹果这代产品表现并没有那么强势的情况下,国内的高端市场还是留给了国产厂商竞争空间的,继续打磨高端旗舰产品依旧是明年的重点。从今年的产品可以看出,国产高端旗舰在屏幕、摄像头、大内存、芯片等方面都进行了持续的投入,其中自研芯片成为了大家都瞄准的重点方向。它不仅能够展现厂商自身研发实力,也有助于树立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从而让产品拥有更大的溢价空间。
冲击高端市场必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在硬件上的研发和投入外,软件系统同样将是发力的关键点。如今在硬件配置拉不开明显差距的情况下,系统和软件成为各家手机大厂新突破方向,苹果的iOS和华为的鸿蒙都是很好的例子,差异化的软件交互体验可能会让产品脱颖而出,同时它还能增加现有用户的粘性,培养用户使用习惯,让这部分人在换机时会优先考虑相同品牌。
相信在明年,各大厂商除了对硬件进行迭代升级外,在软件系统方面也会大力进行创新和打磨,软硬件双管齐下,打造出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进行换机。
折叠屏市场格局已形成 产品价格有望继续下探
作为一片新兴的市场,折叠屏手机在近几年成为了各大厂商发力的关键点,国内外的主流手机厂商都先后入局。高价格、高技术含量以及高逼格让折叠屏手机自带高端的属性,尤其是对于冲击高端市场的国产厂商来说,谁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折叠屏手机市场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IDC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首次突破100万部,同比增长了约246%,其中内向折叠屏是出货的绝对主力,也是当下最为主流的方案;价格便宜的上下折叠产品同样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外折设计最少,不过目前主流厂商中只有华为还在坚持了,这些出货量来自于谁就不言而喻了。
具体到厂商来说,作为国产折叠屏手机先锋的华为,在第三季度以45%的超大份额继续领跑国内市场,三星则以22%的份额位列第二,vivo、小米、荣耀分列3-5名。从去年到现在,国内的几大头部手机厂商都先后入局折叠屏,对整体的市场格局造成了影响。与去年第四季度华为和三星占据绝对优势不同,随着其它品牌在折叠屏上的持续发力,市场从两强争霸逐步走向“一超多强”的格局。与此同时,头部厂商的强势表现,也在不断压缩其它厂商的生存空间。
像今年第三季度,前五大厂商就拿走了国内超95%的份额,大厂把握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对于处在“Others”的品牌来说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由于各家产品的发布和更新周期不同,这个市场占比可能会随之波动,比如第三季度三星和小米都发布了新品,份额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品牌的格局基本已经形成了,除了表单中的华为、三星、vivo、小米以及荣耀外,再加上OPPO,基本就是未来主导国内市场的几大厂商了。
根据IDC的数据,目前折叠屏手机已经有一部分处于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843元)以下,这主要归功于价格更加实惠的上下折叠屏。而之前动辄1.5-2W的横向折叠屏产品也开始步入万元以内。更多厂商的加入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有望让产品的售价继续下探,更加接近于一台普通高端旗舰手机的价格。
IDC还预测从2022-2026年,国内的折叠屏手机销量会保持持续增长,从今年的270W+台逐步达到770W+台,成长的空间是比较大的,但上限并不算高,在数亿的全年出货量中依然只能占到个位数的比例,厂商想要依靠折叠屏手机去打破整体国内市场的格局,或是明显拉动增长并不现实,它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撼动传统直板手机的地位,处于一个“小众”的位置上。
写在最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的国内手机市场依然将是“寒风瑟瑟”,各大厂商则会以稳字当头,坚持高端化的路线的同时,在软件系统上寻求特点和差异化,等待外部环境的改善,寻求增长的机会。当然,除了以稳健保守的策略应对国内市场外,OPPO、vivo和小米都在积极布局和开拓海外市场,这很有助于平衡国内市场的下滑,其中小米在全球其它市场的布局最为广泛,这也是它虽然在国内市场表现不佳,但在全球市场下滑幅度却不大的原因,OPPO、vivo同样没有忽略发展海外市场,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今年则是荣耀开启海外布局的元年,还需要时间沉淀,相信明年国产厂商在海外市场的争夺同样会非常的激烈。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